相比于美日韩中国善于把产业做成白菜价

时间: 2024-06-20 13:27:51 作者: 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

  美、日、韩、中在世界产业发展各有千秋,美国善于颠覆式创新,日本擅长持续创新,韩国善于半道杀入,而中国擅长上下左右并储,属于产业价格绞杀机。

  美国善于科技原始创新,属于产业颠覆性大杀器。日本善于把科技转化为产业,属于小步碎走式改善楷模。韩国善于半路截胡,属于揪准时机野蛮发力的小子。中国善于把产业做成白菜价,属于集众家之长、上下并蓄的主,搞的做企业的都不开心,但消费者喜笑颜开。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第二、三乃至第四次工业革命,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可以说90%的科学技术基础发明都在美国。

  不论以诺贝尔奖以及其他奖项得主的数量、科技论文的数量以及引文质量衡量,还是以海外学生到美国留学的数量或者大学创办高科技公司的数量衡量,美国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二战”期间以及随后的冷战期间产生的一系列最前沿的新技术成为促进美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加速器。

  如电子计算机、商用运输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卫星通讯、核能、抗生素、杀虫剂、新材料、数字控制机床以及现在人人离不开的互联网等,重大创新成果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造就了现在的科技美国。

  美国人崇尚英雄主义,喜欢西部牛仔,喜欢独来独往一招致胜。美国人喜欢搞发明创造,推崇0到1的跃变,乐于颠覆人们的生活小习惯和工作习惯。

  就拿现在的硅谷,美国一系列创新成果的发源地,但那里的人们不一定尊敬市值高、规模大的公司,因为那是把1复制到N 的公司,所以美国建国200多年就变成全球头号强国,与国民推崇0到1情结不无关系。

  美国科学技术创新尤其如此,从近至远来说,乔布斯颠覆了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使用习惯,开创智能手机时代。

  1947年,肖克利与另两位物理学家共同发明了晶体管,这个用来代替真空管的电子信号放大元件,成为电子工业的强大引擎,后来基尔比发明集成电路(IC),被媒体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校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

  1903年,在北卡罗来纳州,怀特兄弟的飞机在田野上空虽只飞行了短短的12秒钟,这却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跨越,是这对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兄弟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1890年,麦考密克联合收割机发明第一次大规模解放农民工作方式,改变了以前1个农民养活4个城里人为可以养活78个,大批农民进城从事工厂工作,极大加速了美国工业化进程。

  还有电灯电话、计算机、微软操作系统、激光、核能、航天等等,哪一样不是开天辟地的科技成就。

  不仅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上创新亦如此,亚马逊颠覆生产链模式,推动生产链业务向网络模式转型。

  1913年福特将汽车流水线生产带入工业领域,从此流水线进入世界各个角落,创造了新的生产模式。

  Facebook颠覆人际交往模式,给人们一种更直接更快速更广度的传播平台。

  美国科技诚然很强,但是把科技转化为产业,对产业细酌细研,其表现出的耐心与科研相比就明显不足,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947年,肖克利与另两位物理学家在贝尔实验室共同发明了晶体管,贝尔实验室放弃了自己生产晶体管的设想,而把这项任务通过出售产品许可证的方式转移给有关企业。

  首先得到许可证的有:RCA、GE、Philco 、Westinghouse 等八家制造电子管的公司。当时晶体管主要为军方服务,导航、飞机、雷达等方面。

  在民用方面, 1953 年首先用于助听器,1954年德州仪器公司( TI )制成硅三极管并用它制成第一批晶体管收音机,售价 49.95美元,由于市场没有打开,最后都夭折了。

  存储器芯片产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00%是美国主导,英特尔、莫斯特克、德州仪器、仙童等。

  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存储器厂家登场了,形势急转直下,1986年,美国昔日存储器芯片老大英特尔彻底退出存储器产业,从中可见日本产业高质量发展厉害之端倪。

  汽车产业曾经一度是美国的骄傲和工业的象征,承载着美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力量的追求。

  20世纪20、30年代,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共同发力,将美国变成为“车轮上的国度”。

  但是后来由于一系列原因,2008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共同向美国政府求援,寻求国家救助。

  除了福特外,另外两家实在揭不开锅,于2009年6月1日申请破产保护。这其中又有日本的功劳。

  美国只知创新而不知改进,就无法在工业领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不得不半途而废。这三个典型产业的衰败都有日本的影子,下面就谈谈日本。

  日本,二战战败以后,人民生活困难,国内百废待兴,能吃上一口饭住上不漏雨的房子就是幸福生活了,所以生存是第一要著,当时的日本没有奢侈的资本。

  美国追求高精尖,设备、资金、环境高大上,日本则因地制宜讲究短平快,以人为本,靠理念、质量和效率取胜。

  日本资源贫乏、地域狭窄且四面临海、民族单一的地理人文特点决定了日本人的勤劳、服从和危机意识。

  日语中mottainai和mudada在日本已成为宗教教义般的威力,视浪费为羞耻和罪恶,所以日本人一切活动和产品立志追求极致,囿于早期发展水平与西方巨大差距,跟随、模仿、改变是日本创新工作的一大特征,讲求实用为主,这无可厚非,也一样闯出了一番天地。

  日本认为持续小改善是企业获胜的法宝,每天进步一点点,几年后就能达到事业顶峰,美国与日本之间创新观念比较用兔(创新)龟(改善)赛跑最恰当不过了。

  日本科学技术创新不足,但善于把科技转化为产业,对产业细酌细研,其表现出的耐心和毅力让世人敬佩,下面还是以同样的例子说明。

  1954年,索尼公司向西屋电气公司购买了晶体管专利授权,在战后外汇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反复向通产省汇报说明,6个月后才被批准拿出宝贵的25000美元外汇去购买。

  当时的收音机都是真空管的,又大又费电,且寿命短。索尼公司立志用晶体管技术研发出便携式收音机。

  在贝尔技术的基础上,索尼发明的“磷掺杂”法研制出了高频晶体管,1955年,索尼首台晶体管收音机制造完成,1957年,可以“袋携式”(装在口袋里)收音机制造成功。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袖珍收音机、随身听WALKMAN、小型电视机、手持录像机等畅销全世界,60、70后的人估计对索尼电子科技类产品还是印象非常深刻吧!

  存储器芯片产业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半导体产业全部掌握在英特尔、AMD、仙童半导体等美国厂家手中,100%是美国主导。

  1974年,日本政府批准半导体芯片计划,组织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东芝五家企业联合攻关,提升日本半导体芯片的技术水平。

  计划实施4年后,日本取得上千件专利,一下子缩短了与美国的技术差距,随后美国的噩梦开始了。

  1980年,日本攻下全球30%的市场,1985年,份额达到50%,不仅价格低,还发现美国最高质量的存储芯片比日本最差质量的还要差。

  全球半导体企业排名,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前十名中占据了六位,在前二十名中占据了十二位。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雄厚实力,称霸全球,直接引发1985年英特尔退出DRAM存储业务,其他厂家也陷入亏损。

  美国汽车产业从80年代开始被日本打的稀里哗啦、稀里糊涂地丢盔卸甲,并且还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0年秋天,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计划”研究项目的结束,一本《改变世界的机器》书籍发表以后,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系统和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精益管理系统相互竞争的故事才开始浮出水面。

  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源于福特汽车流水线,在添加了准时化、快速换模、零库存和全员改善文化后,最终以精益管理系统(以丰田汽车为代表)击败传统大批量生产系统(以福特汽车、美国通用为代表),从那时起,丰田精益生产模式随即风靡全球。

  这其中将日式改善展现的淋漓尽致。日本在把构想转化为现实,确实拥有卓越的创造力,不得不佩服。

  松下有一款电饭煲,它要求每一粒米要在锅中能跳舞,以便充分煮蒸,煮出来的米饭直接可用于寿司,这个电饭煲有6000多项专利,这就是日本追求持续改善、精益求精的典范。

  所以很多外国人到日本购买电饭煲、马桶盖以及身上背负12把菜刀就不足为奇了,都是对高品质高质量产品的向往,我们毋需抨击,应该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正道。

  日本敢于在美国企业看不上眼的边缘产品领域进行创新,最终通过一直在改进技术,从始至终坚持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临界点。

  韩国的科技、产业底子比较薄,但是它善于把准时机,一旦介入,一定是倾其所有,力争世界第一,这是一个顽强的民族。

  造船产业。韩国造船业走的是密集投资,技术引进消化、人才内培外引,政策优惠,大举进入的策略。

  政府:韩国造船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政府把造船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高质量发展,1962年颁布了《造船工业奖励法》,1967年颁布了《造船工业振兴法》,1972年起,政府将船舶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

  企业:韩国现代造船伊始,送200多名技术人员到美国、法国、丹麦、挪威、日本造船先进国家去学习进修,教育培训费用一度占到销售额的3%。

  造船图纸、资料全套引进英国。还向法国购买造船专利使用权和技术资料。研发费用每年增长40%。

  另外三星重工、大宇造船、韩进重工也无不如此。在高端造船领域(LNG船),依旧是韩国领先。

  尤其是韩国的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基本垄断了高端造船业,连日本人也挤不进去。

  LNG高端船型所需的核心技术指标“蒸发率”,中国船厂造出来的是0.1%,而韩国是0.07% —— 0.03%这种细微差别之处,正是多年研发投入、技术投入所拉开的差距。

  韩国造船企业曾一度在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占有7席,斩获全球造船订单的4成,排名世界第一位。即使现在,也是处于世界第一、二的位置。

  1983年,三星才开创了半导体事业部,当时半导体产业一直是日本的天下,连发明了DRAM的美国英特尔公司都招架不住日本的竞争,不得不退出这样的领域转向CPU。

  但是三星坚定要发展半导体业务,花巨资在世界网络一流人才,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尤其是IBM、英飞凌、飞思卡尔等美国企业的支持,估计一方面美国怕日本一家独大,同时也是报日本一箭之仇。

  三星在不得不忍受多年亏损的条件下,在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十年,最终1992年在动态储存器领域以及1993年在整个半导体储存器市场登上世界首位,硬是把日本挤下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至今也是世界第一。

  韩国企业在介入液晶产业前,这又是一个日本企业主宰的世界市场,但韩国觊觎已久。

  韩国三星发现液晶和半导体储存器的技术结构非常接近,于是成立了液晶事业部,专攻TFT-LCD。

  在液晶产业1995-1997年进入第二次衰退期里,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企业纷纷缩减投资,处于保守状态。

  但韩国三星、LG、现代等却大举逆势投资,不计亏损,采取进取性投资策略。从美国OIS公司获得技术许可,周末把日本由于经济危机时产业收缩冗余下来的技术人员高薪请到韩国,有的直接聘用,认线年,三星、LG在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列在第一、第二位,又一次成功逆袭老大哥日本,日本算是在同一坑上摔倒了两回。

  韩国凭借的也是一股不服输的毅力和民众的支持,汽车产业在国内经过失败、锤炼、再失败、然后成功,经过时间、技术、经验原始积累以后,再杀向欧美市场,从而占得一席之地。

  刚开始依葫芦画瓢,引进技术、人才,很多抢的都是日本的资源,最后超过日本,有些甚至变成全球第一,如造船、半导体、液晶等。

  到外资进入以后,在家门口与国外先进企业直接交上了火,竞争使人成长,民营股份制企业迅速成长。

  尤其是近二十年,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凭借全球化、市场规模和国内需求量开始上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在全球有了一席之地。

  例如互联网、高铁、5G通信、超高压电网以及施工机械行业具有世界领头羊,还有就是靠人口规模堆积起来的优势,如钢铁、水泥、石化、家电、汽车等,当然这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但中国近三十年也有典型失败的产业,第一就是汽车产业,是通过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典型,三十年了,连一个发动机都造不出来、造不好!

  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利润足够舒服生存了,完全被外资在温室里养死了;还有一个就是显像管产业,也是被外资全部棒杀,后面再述。

  中国产业发展取得的一点成就,主要是依靠的是技术代差大(容易弯道超车)、国民坚忍辛劳、市场规模大和生产资源成本低等特殊国情,但是往后由于国际形势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发展任务会更加艰巨。

  马云的淘宝以及支付宝模式,网购和移动支付模式颠覆了人们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的颠覆就是重大创新。

  马云的创新省却了多人的购物时间,节省了多少实体店场地,增加了多少购物欲望,以及节约了国家多少现金钞票印刷、运输、储藏和人们在银行多少无奈的等待时间,海量,用海量形容也无法穷尽,请问以上给国家带来多少经济和社会效益,什么技术创新能与之匹敌?

  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中国跟的是比较紧的,这里的成功靠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和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创新。诸如此类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还有很多,部分详见下表。

  2004年,我国引进西门子、日本、法国高铁技术,短短十几年,中国高铁完美展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对国外成熟技术进行消化并改进。

  结果就是一跃而起,高铁开始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高技术的一张靓丽名片,反过来成为当初学习对象的最大竞争对手。

  汽车行业的做法是成立合资公司,然后由外资企业导入技术,由合资企业进行生产,然后再占领市场。

  当然中国人也确实学到了很先进的汽车技术,但是主要局限于制造技术,而不是研发技术。如果合资企业没有研发能力,而仅仅是制造能力,那么这个合资公司就只是技术导入方的生产代工厂。

  华为的成功是中国高科技产业最为成功的代表。一般我们只知道华为是通信行业先进的技术的化身,却不知道人家在管理上也是经历过一番“凤凰涅槃”。

  华为在1998年到2008年,在经营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拿出几十亿元请IBM推行IPD、ISC体系。

  请美世咨询公司开展组织架构设计,请普华永道、毕马威开展集成财务体系变革,请埃森哲开展销售管理体系变革(CRM)。

  还有任职资格体系来自于英国国家职业任职资格体系,生产的基本工艺、质量控制是德国国家技术应用研究院做的,精益生产是日本丰田做的,股权是韬睿做的……

  从此,使华为的研发、生产、营销、供应、财资、服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走向了科学管理的套路上,正确的路径必然导致正确的结果。

  华为管理从此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为后面华为快速健康的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企业起到了极大的主导作用。

  1970年到1990年,中国大地掀起一股引进显像管产线热潮,谁没引进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咸阳彩虹引进东芝和日立生产线;北京引进松下生产线;上海永新引进东芝生产线;南京华飞引进飞利浦生产线;东莞引进三洋生产线;佛山引进法国汤姆逊生产线;深圳赛格引进三星生产线,湖南曙光引进LG生产线......

  孰不知,这些国外将要淘汰的过时技术,他们都以为液晶面板必将替代彩管CRT产品。

  到了21世纪初,看似占据世界第一的显像管电视产业全部亏损,国内八大彩管企业几年之内全部倒闭,几乎是片甲不留,一夜回到解放前,如同20年前彩管产业化前的当初,甚至还不如。

  令人唏嘘的是,当初削减脑袋却依然引进不了彩管生产线的北京电子管厂(现称京东方),却在液晶面板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是液晶产业的“华为”!

  现在华为、苹果、小米手机都用的是京东方屏,假如没有京东方,不知道三星屏会涨到什么地步!

  2006年12月12日下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行2号”盾构在沪制造安装好并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

  价格比国外同等产品低三分之一,打破了国外盾构机高昂售价的状况,为此西方都会忍不住表示,中国让盾构机市场变白菜价了,这也是一项造福于世界的好事!

  建筑施工机械企业三一重工参与日本福岛救灾,三一重工62米泵车是日本国内有史以来臂架最长的泵车。

  实际上,在三一62米泵车到达福岛核电站之前,一台国外56米大象泵车刚好从海上运往日本,但在东电公司试用的过程中,由于臂架不够长,当注水条件更为苛刻时,只能“望洋兴叹”。臂长增一米,难于上青天。

  三一通过艰苦的自主研发创新,终于在1998年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臂架泵车,这也是中国的首台泵车,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

  经过十年的发展,三一泵车臂架从37米延伸至72米,以三一为代表的国产泵车已完全取代进口,三一更是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泵车制造基地,年产泵车达4000余台。

  2007年,三一的66米泵车创造了最长臂架泵车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个吉尼斯纪录。

  两年后,三一泵车刷新了自己创造的这一纪录,臂架长度增至72米,该台泵车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臂架长度世界第一和泵车混凝土输送量世界第一。至今,这一纪录仍无人打破。

  美、日、韩、中四国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各有千秋,与该国国民特性、国家国情、世界经济、政治环境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从中可以细细品味,也许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贸易形势和经济全球化倒退的当下,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快速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换挡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新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着力营造有利于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工匠不断涌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善于学习,取长补短,

  • 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主营产品:破碎机锤头,耐磨合金锤头,碎石机锤头,复合锤头,专注铸造锤头20余年,经验丰富,合金锤头配料严谨,工艺精,专业生产高铬复合锤头,双金属复合锤头,等配件.网站地图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服务中心
QQ客服